5-1云南省麻风防治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
2009年4月22日,云南省麻风防治协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昆明隆重召开了,这是跨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麻风病防治战线上的一次盛会。省卫生厅疾控局欧阳琳副局付在会上宣读了省卫生厅党组成员副新安副厅长的重要讲话。
参加这次会议的代表有长期战斗在麻风病防治第一线,为我省麻风病防治、科研、教育事业做出突出贡献的老一辈专家;也有取得优异成绩的中青年工作者,更多的是来自于基层的优秀代表;有来自16个州(市)卫生局、疾控中心及文山州、红河州皮防所的分管领导,还有16个县级卫生局和独立皮防站(所)的分管领导;会议还特别邀请了长期关心、支持、参与我省麻风病防治事业发展的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科协、省残联、省红十字会等部门的领导和天主教爱国会的友好人士出席会议。
大会听取并审议了第一届理事会副理事长刘凤梧同志代表第一届理事会作的《共同努力,进一步加速我省消灭麻风病进程》的工作报告及财务报告,《云南省麻风防治协会章程》(草案),参会代表通过举手的方式进行表决,全票通过。
会议还通过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王秀娟等79名第二届理事会理事。
随即召开了云南省麻风防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第一次会议及第一次常务理事会议,会议通过无记名投票等额选举的方式产生了云南省麻风防治协会第二届理事会胡守敬等21名常务理事及领导班子。其中,理事长:胡守敬;副理事长(以姓氏比画为序):邓强,李华生,陆林,杨军(常务副理事长),杨荣德,苏永辉,董武坤;秘书长:杨军(兼)。同时,由秘书长提名,第二届常务理事会举手表决通过,决定由刘凤梧同志担任副秘书长兼办公室主任,李江嵘同志担任副秘书长。
会议期间,还邀请了中国疾控中心麻风病控制沈建平教授为参会代表做了《当前国际麻风病流行形势及防治对策》的专题讲座,让参会代表了解了国际、国内新的麻风病防治知识和新的理念。4-27
5-1 60年碾转人生,60载入党心结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 2009年3月18日上午11时许,从十万大山余脉的广西亭凉医院麻风病区传出了这铿锵有力的声音。这是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党委为广西亭凉医院麻风病区党支部预备党员黄立雄同志举行的简约而庄重的入党宣誓仪式。亭凉医院麻风病区党支部是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党委的第五党支部。在鲜红的党旗前,由广西皮研所党委副书记罗庆珠领誓,预备党员黄立雄庄严宣誓,亭凉医院麻风病区党支部的全体党员一并重温了入党誓词。铿锵有力的誓词震荡在场每个党员的心头,极大地增强了黄立雄同志的光荣感和使命感。宣誓完毕,黄立雄眼里满含感激的泪水,他用颤抖的声音说: “是党在我困难的时候给予我帮助,让我获得了活下来的勇气;感谢组织对我的信任,加入党组织让我倍感荣耀,我一定会更加尽心尽责地为病友服务。”
黄立雄同志是广西亭凉医院麻风病区的休养员,现年60岁,一九四九年出生,广西宁明县明江镇人。让黄立雄最不愿意回想的是1975年他患上了当时令人谈之色变的麻风病。早在患病以前黄立雄就已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患病后他自感成为社会的负担,入党思想一再搁浅。麻风病致使他心理压力很大,加上当时社会对麻风病人的歧视,踌躇满志的他一度落入绝望的谷底。正当这个时候党和国家把他安排进入亭凉医院麻风病区治疗养病,并定期为他发送生活补贴。进入病区后,他的病情逐步得到好转,在病区党组织的关心和帮助下,他又树立起了生活的信心,他开始热爱病区,留恋病区,1980年病愈后,他决定留院休养。他怀着对党感恩的心,几十年如一日,默默地帮助病区搞基础建设,帮助病区困难病友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为病区病人生活质量的提高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2008年黄立雄再次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他希望在党的熔炉中得到锻炼,能够更好地为病友服务。宣誓入党后他表示,将在以后的学习、生活当中,时刻不忘自己党员的身份,时刻要在病区众病员面前做出好榜样,用自己的行动报答党和国家,报答社会。
当今社会,一个身患恶疾且年过六旬的老人,把入党作为终身的理想,把共产主义作为终身的信仰,不向病魔低头,积极为病区群众服务,难能可贵!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党委注重病区的党组织建设,在病区一线病友中发展党员,意义深远,不仅有利于激励先进,增强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更有利于激发病人抗击病魔的勇气,帮助病员康复治疗,使病员产生对生活的美好愿望,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对于病员是巨大的鼓舞。
“我自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但愿这铿锵有力的誓词永远回荡在十万大山的余脉!
(广西皮肤病防治研究所办公室 李峥 潘爱红)3.25
5-2-3关于对我国目前麻风防治策略的思考 中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 沈建平
在最初开展麻风联合化疗时,人们曾期望高效普及的麻风联合化疗将导致麻风发病率的自然下降,但是到目前为止,没有看到这一发病率的明显下降。原因有麻风的长潜伏期,可能的环境传染源以及健康的带菌者传播麻风都不能排除。
自从1981年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麻风联合化疗以来,我国在麻风控制上的主要策略都是早期发现、规则联合化疗、健全防治队伍、培训各级医务人员,麻风健康教育。依靠这些策略,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在麻风控制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然而在近15年中,每年我国新登记的麻风患者没有明显减少(1),每年维持在1600例左右,现症病人维持在6000多例,作为诊断延迟标志的疾病延迟期长达3年。尽管我国每年新登记的麻风患者成不均匀分布,有57.7%的病人没有明确的家庭内传染源(2),但是从全国水平上来看,提示麻风在近15年内在相同水平上连续传播。
在实施联合化疗战略多年后发病率没有明显下降的形势下,我们是否继续坚持原来的防治策略?2009年2月,卫生部陈竺部长到我国麻风高流行区贵州考察麻风防治。提出了在今后5-10年内使麻风病新发病例数减少2/3以上的目标。部长对麻风防治工作的指示实际上对我国目前麻风防治策略提出了要改变和创新的要求。因为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必须改变现有的麻风防治策略。
由于麻风病早期发病体征和症状隐匿,尤其是在病人和医务人员对疾病都不太了解的情况下,要在早期阶段确诊麻风病和给予治疗有相当大的难度。目前的早期发现和治疗策略从解放初期就已经开始实施,在实施多种方法(包括实验室检测,广泛健康教育等)促进早期发现,但是我国病人的疾病延误期仍然长达3年。正是由于疾病很长的潜伏期,导致许多发当年发病的病人没有在当年发现,而作为传染源继续进入麻风循环过程,这在我国麻风高流行地区经常可以看到的现象。
目前我国麻风防治策略的不足之处是没有针对阻止疾病传播的强力干预环节。根据2007年的调查(2),采用早期发现策略将当年发病当年确诊的麻风病人只占13.6%,这意味着有86.4%的麻风患者进入疾病传播链,危害周围健康人群,这还没有包括一小部分进入疾病传播链的复发患者。(见图)
国际上很多麻风专家已经看到这个问题,近几年开展了很多针对阻止疾病传播的干预研究。有应用检测麻风杆菌DNA的分子生物学,有检测针对麻风杆菌的抗体的血清学方法来发现麻风病高危人群(亚临床患者),为预防治疗提供依据。2008年缅甸学者报告应用血清学方法检测829例麻风接触者,并将300例血清学阳性的接触者分成两组,分别给予单剂利福平和安慰剂治疗,1年后复查,发现成人治疗组预防治疗前后血清抗体有很大差别,治疗后血清抗体明显下降(3)。美国的学者发现在麻风新病人的家庭接触者中其麻风血清阳性率显著高于没有新病人的家庭接触者(4)。荷兰专家发现居住在离病人75米以内的接触者麻风抗体阳性明显增高(5)。由于麻风患者的家庭接触者公认为麻风发病高危人群,国际上一些麻风学者直接对这些人群作为干预疾病发病的研究。有学者在太平洋岛国法属波利尼西亚对2751例居民给与单剂量利福平预防治疗麻风。10年后只发现5例病人,比原来根据流行病学模式推测的将发生17例新病人相比减少了12例新病人,预防有效率达到70%。即使考虑到在当地没有预防服药的人群中发病率也下降了50%,该预防服药的有效率还是达到了35-40%(6)。另一个比较出色的研究是荷兰学者2008年报告的应用单中心、双盲、随机和安慰剂对照的方法对21711例麻风接触者进行单剂量口服利福平预防麻风发病,并随访4年的研究。结果在安慰剂组的9452例接触者中发现91例新病人,在利福平预防治疗的9417例接触者中发现59例新病人。发现在预防的1-2年内,治疗组接触者发病减少了57%,但是在2-4年内治疗组和安慰剂组接触者的发病没有差别(7)。
文献显示,对高危人群采用口服利福平预防和减少麻风发病是十分有效的,关键是掌握好服药的间隔时间,比如每2年服药一次,可能会有效地预防或减少麻风发病。这一阻止干预麻风发病的策略可以在我国麻风高流行区应用,将对减少高流行区新病人的发生,阻止传染源向低流行区扩散有重要的作用。只有采取这样主动干预的措施,才能打断麻风感染的传播链,才能加快每年新发病病例数的明显减少。建议在我国部分麻风高流行在较大样本量麻风家庭内接触者中开展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的口服利福平干预发病的研究,摸索经验尽快给与推广。
在实施麻风联合化疗的战略上,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第7次麻风专家委员会上推荐多菌型麻风的治疗方案有可能缩短到12个月,而并不发生利福平耐药的危险。目前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特别是每年新登记病人数超过1000例的国家都根据WHO的推荐对多菌型麻风病人采用12个月的方案治疗。世界上惟一年新登记病人数超过1000例的我国目前仍然对多菌型病人采用24个月的方案治疗。如果考虑到印度少菌型病人多,应用12个月方案治疗风险小,但是新病人临床类型和我国相似的菲律宾、老挝、越南、柬埔寨等国家都采用了12个月的方案治疗。考虑到我国西南部省份山区的地理条件,我国仍然采用24个月联合化疗的防治策略使我国与其他国家相比,在麻风防治方面的投入大大增加。
我们可以回忆我国麻风联合化疗的治疗史。1982年查菌阳性但任何一个部位涂片最高不超过2+的病人的分类为 PB,给予2个药治疗 6个月,1987年分为MB,给予三个药治疗24个月。
1994年前查菌阴性但皮损数超过 5块或神经损害超过2条的病人分类为 PB,给予2个药治疗 6个月,到1994年分为MB,给予三个药治疗24个月。很多原来细菌很少或细菌阴性的病人以前是分为PB和用2个药治疗6个月的,现在归为MB了,用3个药治疗24个月了。因此前面两类病人是否可以根据WHO1998年的推荐,给予三种药物治疗12个月更为妥当?
麻风的治疗应该讲科学,12个月的治疗能解决问题,为何要治疗24个月呢?
关于联合化疗1年的疗效,菲律宾的学者MF Balagon( 2008)报告接受治疗的300名患者大部分为重症麻风患者,疗前平均BI≥4+。MDT后患者随访的时间1~7年,平均随访3.5年,总随访1059人·年。到目前为止,只有1名患者在治疗后7年复发。复发前已连续几年涂片查菌阴性。这一远期复发个案提示其复发原因可能是由于持久菌的存在。
Jha等对MB麻风用WHO/MB方案治疗1年和2年的疗效进行了比较。8000例多菌型患者分成2组,每组4000例,分别用1年和2年WHO多菌型MDT方案治疗,分别随访5年和6年。结果发现复发率相同,作者认为1年疗程可行。
有一个随访时间更长的1年联合化疗复发率研究,发现1年联合化疗方案治疗后随访10年复发率也只有1.6%。许多文献证明采用12个月的联合化疗方案的疗效是令人满意的。
我国每年约20-25%的病人是临床少菌型,查菌是阴性的,但用24个月多菌型方案治疗。加上我国65%查菌阳性的新病人中,又有10-15%的病人为低菌量病人,最高细菌密度低于2+。这样总共有30-35%的病人属于可以用12个月方案者,而没有高复发的危险。2005年临床MB病人只占65%左右。但我国使用MB方案治疗的新病人达89%,几乎所有的病人都用2年方案,与上世纪80年代刚开始实施MDT相比,查菌阴性的病人实在没必要用3个药治疗2年。
对发生麻风反应的病人应用皮质类固醇时应该用MDT。因此联合化疗疗程的长短应尽量覆盖发生反应的危险期。但细菌密度在≤2+时,往往是TT或BT病人,另外在这一类型的病人中很少发生2型反应,发生I型反应的比例也不像BB或BL病人那样高,治疗1年后发生反应的病人可以忽略,因此1年方案安全可以实施。重要的是实施这一方案可节约较多人力、物力和财力,在西部地区更显重要。另外病人疗程缩短,有利于减少对麻风恐惧和歧视。
因此建议:
1、MB高菌量病人:凡是6处常规查菌部位中任一部位细菌密度>2+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MB方案治疗24个月。
2、MB低菌量病人:凡是6处常规查菌部位中最高部位细菌密度≤2+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MB方案治疗12个月。
3、PB多皮损病人:凡是皮肤查菌阴性,即使皮损数量超过≥6块或神经损伤≥2条者,采用世界卫生组织MB方案治疗12个月。
在目前不具备开展查菌工作的少数基层单位,目前可暂时按照临床分型。对面部有浸润,双眉对称完全或部分脱落的病人采用世界卫生组织MB方案治疗24个月。
鉴于在我国麻风防治现场,麻风皮肤查菌仍然是诊断麻风时的一项常规检查,对于个别开展皮肤查菌有困难的单位,建议在当地卫生主管部门和上级业务单位的支持下尽快创造条件开展查菌工作。
由于有的基层防治机构开展细菌检查的质量没有过关,为了保证不将高菌量MB病人错误划分为低菌量的病人,导致疗程过短,建议中将区分高菌量和低菌量病人的标准定位在密度指数2+ 为界. 凡≤2+或阴性者为低菌量病人, 其他为高菌量病人。
病人完成治疗后转入现症监测,每年随访。缩短部分病人的疗程和判愈没有冲突,判愈仍然按照我国原来的标准。只是部分病人避免了过度治疗,节约了有限的资源,并对减轻对麻风病歧视和恐惧有帮助。
参考文献略:
5-3 2009年云南省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
2009年4月21日,云南省麻风病防治工作会议在昆明隆重召开,来自各州、市卫生局分管副局长、疾控科科长;14个州市疾控中心,红河、文山州皮防所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和27个重点县卫生局、疾控中心(皮防站)分管领导、业务科室负责人参加了会议。省卫生厅党组成员付新安副厅长、省疾控中心陆林主任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
会议由省卫生厅疾控局胡守敬局长主持,并邀请了省发改委、省财政厅、省民政厅、省红十字会、省残联的有关领导出席会议。会议传达了全国麻风病防治相关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08年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取得的主要成绩和经验,并安排部置2009年麻风病防治工作。
付新安副厅长代表卫生厅党组充分肯定了我省各级麻防战线卫生工作者多年来的辛勤付出及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他从三个方面阐述了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从五个方面充分肯定了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所取得的成效:一是麻风病疫情得到有效控制,流行范围明显缩小;二是病人发现力度不断加大,联合化疗率不断提高;三是政府重视程度不断加大,经费投入明显增长;四是麻风病人生活条件不断改善,生活质量不断提高;五是社会关注程度不断提高,防治队伍不断加强。另外,还从八个方面对2009年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提出了要求:一是要提高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二是要健全防治体系,落实防治职责;三是要早期发现病人,落实规范治疗;四是要完善监测系统,准确掌握疫情;五是要加强宣传教育,动员社会参与;六是要加强队伍建设,提高防治质量;七是要加强项目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八是要动员社会力量,关怀救治患者。最后,他要求全省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在省委、省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深入开展“消除麻风歧视,共建和谐社会”,进一步落实麻风病防治措施,动员全社会力量共同关注麻风病患者及畸残者这一特殊群体,支持麻风病防治工作,早日实现我省基本消灭麻风病的控制目标。付副厅长的重要讲话高屋建瓴、立意深远、目标明确、要求具体,是鼓励、鞭策和指导我们作好麻风病防治工作的重要精神。
省疾控中心陆林主任从业务角度对全省麻风病防治工作进行了高度概括,并对下一步工作提出了要求,对我省今后麻风病防治工作具有指导意义。
大会还邀请昆明、文山、红河三个重点州市的相关领导分别从麻风村院建设管理、消除麻风运动及社会康复等方面进行了交流。4-27
5-3贵州长顺县加强各类人员的麻风防治知识培训
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扎实有效开展,贯彻保证长顺县中央资金麻风病防治工作和麻风康复工作的顺利实施,同时为消除人们对麻风病人的偏见,增强全社会对麻防工作的关注,对麻风病人的关心,县疾控中心与县妇联联合,于2009年3月23日下午,在县卫生局五楼会议室对全县乡村妇女干部进行麻风病防治知识培训。
开幕式县妇联伍绍菊副主席主持,县疾控中心周曙光主任讲话,强调参会人员必须认真学习,回去后做麻风病宣传员,做好乡、村麻风病防治的宣传任务。
培训内容主要从麻风病的传播途径、易感人群、预防措施。县疾控中心慢病科陈丽珊同志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采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参会人员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培训后妇女干部们均表示此次对她们启发很大,纷纷表示回去后一定尽力做好群众工作,带头主动的去关心和帮助麻风康复对象,对他(她)们作好督促和指导。
县疾控中心为做好麻风病的“三早”防治工作,提高基层卫技人员麻风病防治知识。2009年4月28日,开展了以乡镇卫生院院长、防保组长和县直医疗单位分管院长和防保组长参加的麻风病知识培训班。
本次参加培训班人员共计50人。主讲人为县疾控中心慢病科陈丽珊、陈健同志。培训班主要以《看图辨病—麻风病》,麻风病的基础知识,早期发现病人的线索及相关政策法规为培训内容。培训后考试合格率为100%。通过互动教学,政策法规讲解,学员能熟练的掌握了麻风病防治知识及报告程序。为今后开展相关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次培训班得到了县卫生局大力支持。取得了培训预期效果。贵州长顺疾控慢病科5-12
5-4北京热研所李桓英教授深入丘北县进行麻风病调研
2009年2月11日,在春暖花开的时节里,北京热带病研究所近90岁高龄的李桓英教授一行4人,在云南省疾控中心麻制科李科长的陪同下,不畏路途的艰辛,不远万里来到丘北县进行麻风病现场调研及采样工作。到达丘北后,顾不上休息,县皮防站洪站长等人的陪同下,深入到树皮乡所红村、八道哨乡马鞍山村和官寨乡以告村三个边远贫穷山区进行麻风病现场调研及采样,共采集血液标本30人份和鼻试子标本30人份带回北京进行分子生物学等研究,为临床研究提供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李桓英教授多次深入丘北进行麻风病调研,对丘北县麻风病防治工作给予了很大的支持,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李康)
5-4淮阴区开展麻风治愈者及现症患者康复需求调查
为掌握麻风病治愈者及现症患者的基本生活情况,了解畸残麻风病人的畸残程度及康复需求,2009年3月,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会同该区乡(村)卫生院(室)麻防医生对该区麻风病治愈者及现症患者的健康状况(有无肿瘤、传染病、精神病、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婚姻、职业、生活能力、劳动能力、有无享受低保、医疗保险、经济来源、畸残程度及康复需求等和病人利益密切相关的情况开展了较为详细的调查,从中评估病人的生活状况、唤起政府、社会、慈善等部门对这一弱势群体的关注,以期解决他们面临的实际困难。(张积洲)223300 江苏省淮安市淮阴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4.16
5-4还我绿水青山
2008年,我国南方遭受了建国以来五十年罕见的冰雪灾害。我们康复村也不能幸免,大雪把大片树木、竹子压倒、折断,200多亩山林遭受严重的损坏。为了把灾害损失补回来,响应党中央“一大四小”绿化工程的落实,为了康复村的绿水青山,3月12日植树节这天,康复村召开义务植树动员大会。赵所长在动员大会上说:“种树是很有意义的一种劳动,种树可以美化环境,造福未来,也为党中央提出的‘一大四小’工程贡献我们康复者的一点力量,希望大家都能踊跃参加”。会后,在赵所长和三位住村修女的带领下,除十多位腿足眼睛十分困难的康复者不能参加外,全村康复者干劲十足,积极参与这次植树活动。有的挖坑、有的栽苗、有的填土……,劳动中还有人唱起了山歌,满山遍野都是一片欢笑的劳动场面。经过大家两天的辛劳,在康复村周围的山上、高速公路两旁种下了一万多棵杉树、松树和一万多棵竹子,我们展望三年后,康复村又将是树木成林、青山环抱、山清水秀的新景象。(袁昌镇)
5-4汇集专家义诊,落实惠民举措
为切实解决百姓“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云南省文山州皮防所进一步落实“益民、为民、利民”的医疗服务宗旨,切实为患者减轻或降低经济负担,避免患者转诊烦恼,现特邀国家卫生部皮肤病专家咨询员副主任委员、山东省皮研所博士生导师张福仁教授、陈树民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前来督导麻防工作,在督导麻防工作之余,专家定于2009年2月26日、27日在文山州皮防所门诊为罕见、少见疑难皮肤病患者进行义诊咨询活动。
张福仁教授主诊银屑病、大疱性皮肤病有独特丰富的经验,陈树民教授擅长诊治变态反应过敏性皮肤病、结缔组织病有较深的造诣,这是文山州皮防所为进一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落实惠民措施的具体体现。(文山州皮肤病防治所)
5-4富宁县卫生局为皮防站解决交通工具及办公设备
云南省富宁县自1990年12月建站以来,由于地方财政资金困难,皮防站的交通工具一直尚未得到解决,防治人员下乡只能乘坐班车到乡镇所在地,防治人员从乡镇不行到各个村寨开展疫村调查、家属体检、病人投药等各项工作,防治人员不辞辛苦,爬山涉水,每天不行都在30-40公里以上。在艰难困苦的条件下,麻风防治工作人员从无怨言,尽职尽责做好各项工作。
为了解决麻风防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缩短路程时间,提高工作效率,于2009年2月9日,县皮防站以书面请示上报县卫生局,2009年2月11日卫生局拨给县皮防站购买摩托车及办公设备资金四万元。目前皮防站已购买两辆摩托车供下乡开展皮防工作使用,减轻防治工作人员的工作压力,皮防站不再为下乡开展工作而没车发愁了,购置办公设备正在准备之中。(刘兰斌)
5-4广南县坝汪麻风康复村圆满完成第二代残疾人证换证工作
云南省广南县莲城镇坝汪麻风康复村始建于1958年,为便于管理,2004年报广南县人民政府批准,撤销珠琳镇腊红库麻风康复村和那洒镇魁老报麻风康复村合并到坝汪麻风康复村。坝汪麻风康复村现有62户182人,其中麻风病康复者79人,因麻风病致残的有63人,残疾率高达79.75%。
在康复者的79人中,符合办理残疾人证条件者63人,但因大部份畸残人员由于手足等严重畸残,行走极其困难,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无力到县城更换残疾人证。县皮防站党支部对康复村畸残人员的实际情况看在眼里、挂在心上,本着“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的原则,请求县残联到康复村上门为残疾人员更换第二代残疾证。2009年2月23日,县皮防站党支部和县残联深入坝汪麻风康复村现场为康复者更换残疾人证63份,从而解除了麻风康复畸残人员的后顾之忧。
这次更换第二代残疾人证,要求在2009年底前更换结束。为确保麻风康复村残疾人员按期完成换证工作,县皮防站切实落实换证工作,努力减轻残疾人员经济负担,同县残联到康复村上门服务,提前为他们更换第二代残疾人证,圆满完成第二代残疾人证换证工作,深受全体村民的高度赞扬。(广南县皮防站)
5-4浙江德清县图书馆向麻风休养员送“五一”长假文化大餐
为了让麻风休养员和普通人一样过一个欢乐的“五一”长假,浙江德清县图书馆向居住在浙江武康疗养院的103名麻风病人献出了一份爱心,2009年4月30日,他们请来了电影放映队,深入到县城西南十余里的金车山中,免费给全体麻风病人放映了抗日爱国电影《叶问》,让全体休养员节日里享受了一顿丰盛的文化大餐,也深深感受到了来自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和关爱。王景权 俞秀娟
6-1张国成教授应邀参加WHO组织的《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规划管理员会议
应世界卫生组织的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医院副所(院长)、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于2009年4月20-22日代表中国参加了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年)》规划管理员会议”。来自全球44个国家的麻风病防治规划管理员、非政府组织官员、公共卫生和麻风病专家共123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由世界卫生组织前麻风组组长S. K. Noordeen大夫主持。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与国家麻风病防治规划管理员(负责人)、非政府组织代表、公共卫生和麻风病专家共同讨论《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和《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实施指南》,并达成一致意见和获得认可。
会上,S. K. Noordeen大夫、W. C. S. Smith教授、P. Krishnamurthy大夫、Jose Ramirez先生、M. Matsuoka大夫、Baohong Ji教授、J. H. Richardus大夫、P. Saunderson大夫、Hugh Cross大夫分别作了题为《麻风病例发现中存在的问题》、《全球目标和督导评估指标》、《麻风病流行国家麻风病专业技能的可持续性发展》、《歧视和偏见:麻风病防治的挑战》、《全球耐药监测网络:现状和展望》、《麻风病新治疗方案的需求》、《家内接触者的化学预防》、《高质量麻风病服务的可持续性发展》、《畸残预防和康复的投入》的报告。专家们就麻风病防治的各个领域的相关问题作了激烈的讨论。
此外,与会人员共同讨论了《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和《全球麻风病防治规划(2011-2015)实施指南》并达成了一致意见,确定2011-2015年全球麻风病规划的目标为到2015年底,新病例2级畸残率(1/10万)较2010年底下降35%。各国麻风病防治规划管理员均承诺,将尽最大努力在国家水平实现这一目标。
为了实现这一宏伟目标,会议特别指出今后的麻风病防治策略为:1)开发国家和地方领导层,获得他们对麻风病防治工作的支持,而且这种支持不只是停留在口头上,而是需要有人员、经费和物资等方面的承诺;2)加强麻风病防治的常规服务和转诊服务体系;3)除常规麻风病流行病学指标外,将新病人2级畸残率作为主要的考核指标;4)开发有创新性的新病例发现的方法,以减少延迟诊断和2级畸残的发生;5)提高诊断和处理麻风病相关急慢性并发症的临床水平;6)开展社区康复;7)继续保证联合化疗药品的免费供应;8)建立和维护麻风病耐药监测系统;9)研究更有效的治疗麻风病及其并发症的药品和方案;10)开发具有可持续性的培训策略,以保证麻风病的专业技术水平;11)探索性地开展化学预防工作;12)开展多部门合作。
在会议闭幕式上,张国成教授代表WHO西太区用流利的英文发表了热情洋溢的演讲,获得了大会的一致好评。此外“麻风病中心”余美文代表麻风病专家参加了会议。
此次会议为未来5年全球麻风病防治指引了方向,是全球和各国麻风病防治的一个新的起点。(余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