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 中央转移支付经费项目—陕西省麻风防治知识师资培训班在汉中举办
为认真实施中央财政转移支付经费—麻风防治项目,把麻风防治工作与综合医疗卫生工作相结合,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预防畸残,控制传染,陕西省卫生厅、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省皮肤性病防治所)于2005年3月27-3 1日在汉中市举办了"陕西省麻风防治知识师资培训班"。与以往不同是,本次培训班参加人员除了各地市疾控中心麻风防治工作者外,西安交大医学院第一医院、第二医院,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唐都医院,省卫生厅所辖省人民医院、省二院、陕西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医院,西安市中心医院及各地市中心医院皮肤科医生也参加了培训班。
为了提高培训质量,特邀请中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李文忠教授讲授了国内外麻风防治现状,麻风临床表现和分类,麻风治疗,麻风复发及处理;沈建平研究员讲授了麻风免疫及流行病学、麻风检查、查菌和诊断,麻风反应及处理;省内有关同志讲授了麻风鉴别诊断,麻风畸残预防和康复。培训班安排了临床和实验室检查实习,并进行了班前和班后测试。
培训班取得了良好效果,达到了预期目的。学员普遍反映受益匪浅,特别是皮肤科医生,他们说:"以前麻风防治知识欠缺,在临床上很少能够诊断麻风病,存在漏诊、误诊现象。“通过本次培训,提高了他们诊断麻风病的信心和能力,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愿意承担相应的麻风防治工作。(王耀斐)
7-1 麻风残疾患者的福音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中国CDC麻风病控制中心常务副主任张国成教授一行4人,在四川省卫生厅疾控处调研员徐立刚、省皮研所副所长王荣茂、凉山州疾控中心副主任南磊等人的陪同下,于2005年5月13-1 4日在冕宁县巨龙中心卫生院开展了麻风康复矫形手术并在冕宁县开展麻风项目督导。省皮研所副主任医师宁涌、刘刚,冕宁县疾控中心主任王康林主任医师、巨龙中心卫生院院长、主治医师殷崇富等参加了手术和项目督导工作。
此次手术是按照"中国--荷兰麻风防治合作项目"的实施要求开展的,冕宁县是此项目实施单位,也是四川省唯一的项目实施县。共为11个麻风畸残者做溃疡清创、兔眼矫正、手足矫形、岛壮皮瓣植眉术等多种矫形手术19台次。
中央和省皮研所的专家们不辞辛苦,认真仔细地检查每一例病人,做好每一例手术,术后交待县疾控中心的专业医生和巨龙中心卫生院的医生、护士做好术后护理工作。
这次手术的开展得到了中央皮研所和四川省卫生厅、省皮研所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得到了凉山州疾控中心及澳门利马窦社会服务凉山办事处的大力支持。冕宁县委、县政府亦给予了高度重视和大力的关心、支持。县政府分管副县长自始至终的关心安排接待,过问手术的准备情况。冕宁县卫生局领导安排部署县疾控中心和巨龙中心卫生院为这次手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冕宁县巨龙卫生院提供手术、住院场所以及手术器材、物资,使此次19例手术取得了圆满成功。得到了麻风残疾患者的欢迎,给予接受此次手术的麻风病人今后的生产,生活等问题有很大的改善。专家们还将进行术后访视病人,并对冕宁县的"中国--荷兰麻风防治合作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现场督导。通过到沙坝镇、泽运乡及惠安康复村现场督导和到县疾控中心查看麻风防治合作项目的病历、登记表等资料以及财务情况。肯定了冕宁县麻风防治合作项目开展所取得的成绩。(赵江礼)
7-1 上海松江帮扶情系丘北人民
云南省丘北县皮防站自1972年建站以来,一直承担着全县麻风病、性病、常见皮肤病的预防、治疗。是县级一家集治疗、预防、康复、检验和培训为一体的业务技术指导中心。现有职工19人,而办公业务用房仅有60年代建盖的土木结构危房329平方米,远不能满足防治疾病所需。
为完善皮防站业务科室设置,改善业务开展条件,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丘北县委、县政府对皮防站业务用房非常重视及关怀,多方联系,并与上海市松江区达成援助协议,由松江区捐资,地方政府配套,单位自筹等综合办法,新建了皮防站业务综合楼。皮防站业务综合楼位于交通便利、环境优美的丘北县普者黑大街。占地面积508平方米,建筑面积1155平方米,全框架结构,楼高五层,一层为门诊部;二层为功能科室;三层为住院部;四层为办公业务用房;五层为教学室。该工程于2004年8月9日动工兴建,2005年4月12日竣工交付使用。项目总投资105万元,其中上海松江捐资90万元(含5万元医疗设备配套费),地方政府配套10万元,单位自筹5万元。
皮防站综合楼的建成,可大大改善皮防站办公业务用房紧缺状况,同时将有效促进全县麻风病患者的治疗及康复,还可以为广大皮肤病、性病患者提供优质的诊疗服务,在扩大社会效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同时,每年预计可增加经济收入近10万元,经济收入的增加又可用来支持麻风病的防治、康复、科研工作,这对早日实现基本消灭麻风病控制性病的蔓延与流行起一定的促进作用,从而加快丘北县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李庆珍)
7-2 构建和谐社会,关注麻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
建国后,麻风医院经过了从“收容——隔离治疗——收容”的历程,目前的麻风医院已成为麻风治愈病人中的残疾者休养的地方,他们无家可归或有家难回,将在麻风医院度过漫长的岁月、养老送终。虽然人数不太多,并逐渐减少,但以下问题给麻风医院管理带来了新的困难,如:病员老年化带来的老年性疾病增加,日常医疗及生活管理难度越来越大;原病房年久失修、条件太差等问题越来越显得突出。认真重视和解决以上问题,积极探索麻风医院管理的新思路,不断提高麻风残疾人的社会保障水平,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
一、并麻风医院,改善居住条件
80年代中后期,随着大批病人的治愈出院,已经撤并了部分麻风院村,留下的病人虽已治愈,但仍需进行残疾康复、溃疡治疗等医疗工作,地方上的养老院是不能代替的,加之病人的自然减亡。因此,从节省人力、物力的角度考虑,撤并仍然是政府今后要考虑的事情,过程可采取:县(市)级麻风医院——市(地)级麻风医院——省级麻风医院。由于麻风医院多建于60-70年代,大部分已成危房或破旧不堪、设备简陋,在撤并时考虑麻风医院的重建或整修,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本市溱湖医院在80年代后期接受了海陵、高港、兴化等市(区)的麻风病员,现在寄养在溱湖医院的麻风病患者仍有140人。病房始建于1972年,由于结构简单,加上1990年洪水的浸泡,均成危房。为确保麻风残疾患者的生命安全,2002年该院采取了多方筹集资金(自筹一部分,各有关市区合理负担一部分,请求市财政支持一部分,再向银行贷款一部分),病房重建工程于2002年10月动工,病人已于2003年喜迁新居,人均使用面积达20平方米左右,病人的居住条件已基本达到了小康水平。
二、努力将麻风医院纳入社会残疾人管理事业
多少年来,麻风医院一直是由卫生行政部门单一管理,并沿袭至今,在基本消灭麻风病后,麻风医院基本上体现了社会福利性质,应由卫生部门逐渐向民政部门移交。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领导曾指示:“麻风致残者,应于社会上其他残疾人一样,受到理解、支持、帮助和尊重,社会各界,特别是民政部门应给予支持,使他们过常人一样的生活”。纳入社会残疾人的管理事业是麻风医院今后的方向,但当前医院管理要努力做好以下方面:
积极争取为麻风残疾患者发放残疾人证。长期以来,麻风致残的病人未能领取残疾证,因而给有关部门对麻风残疾患者提供的优抚待遇带来一定困难。根据中残联的有关文件精神,近年来,江苏省姜堰市溱湖医院主动与市残疾人联合会联系,对全市麻风病残疾患者进行畸残鉴定,确定畸残等级,并发放残疾人证,从而给麻风残疾患者享受应有的优抚待遇提供了法律依据。
多方努力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麻风残疾病人中,绝大部分无外来收入,随着年龄老化,加之原有的畸残,多已不能参加劳动,全靠社会按原标准优抚已不能维持生活。近几年来,溱湖医院多次与市民政、财政等部门和病人所在乡镇联系,并请市政府帮助协调,先后两次调整了麻风残疾患者的生活费标准,使他们享受到本地区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
加强有限的医疗费用的管理,并力争参与社会医疗保险。麻风畸残者的医疗费用,每月仅20-30元左右,但实际使用已不够支出,其原因老年性疾病增多、突发疾病增多、原溃疡难以治愈等,医疗支出逐年加大。针对如此局面,姜堰市溱湖医院一是将有限的医疗费用在刀口上,减少不必要的漏洞,采取了社会医保的记帐方法,结余归己,超出自筹,大病适当补助。二是目前已积极向政府申请,请求同意让麻风残疾者参加本市的农村合作医疗,采取大病合作保险的方法。
积极探索病人的日常生活料理方式。麻风医院过去在日常生活管理上,一直是依靠病人中的畸残较轻的有一定劳力的人,来从事食堂等后勤工作、伺候急、重病号及畸残严重者,但病人年龄老化后,生活料理的困难日渐突出,如何搞好生活料理,一是可考虑向社会招收临时人员;二是通过广泛的宣传,接受一些社会上的自愿者或慈善机构的修女等愿意为病人无偿服务的人员。
三、争取国内外的支持和资助,积极开展麻风畸残康复
麻风畸残不仅影响病人生存能力,而且也是导致贫困和社会歧视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几年来,该院把麻风畸残康复工作作为麻风防治一项主要工作来抓,积极参加了“中国—英国”、“中国—荷兰”等外国资助的麻风防治合作项目,对麻风畸残对象进行自护督导、提供康复器具、开展畸残康复手术、举办了假肢装修车间等,有效地减轻了和缓解了病人的畸残程度,提高了生存能力。
四、建立和完善管理制度,营造团结稳定的生活环境
针对麻风医院内的老弱病残者这一特殊的弱势群体,要让他们生活愉快、安度晚年,就必须努力营造一个长期稳定的生活环境。溱湖医院成立了有院领导、政工、后勤、医疗有关人员和病员代表(由病员选择产生)参加的病区管委会,管委会下设政工、后勤、医疗小组,分别负责病区的政治思想、后勤及安全保障、医疗护理工作。管委会成立后,建立健全了病区管理制度,并推行“院务公开”制度,开展了“优秀幢长、优秀休养员”评选活动。为营造一个团结、按定的生活环境,该院正在探索试行“村民自治”的管理模式,努力发挥自身管理的积极性。(陈文华)
7-2 陕西省汉中疗养院举办第二期修士修女麻风防治知识培训班
陕西省汉中疗养院继2004年7月举办首期修士修女麻风防治知识培训班之后,于2005年7月11日至7月21日又举办了第二期培训班。14名学员分别来自辽宁、北京、四川等地,教学人员由汉中疗养院具有高中级技术职称的5位医护人员担任。为保证培训班的举办成功,医院成立了以中国麻协理事、省麻协副理事长、主任医师何存新院长为组长的教务组,本着讲授内容充实得当、详细全面而重点突出,对在专科医院或在社区从事麻风关爱服务的各层面人员都能实用的精神,在首期培训班取得成功的基础上,重新调整和修定了培训教学计划,编写印制教材,安排教学场地和实习现场,营造了浓厚的理论学习与现场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氛围。教学内容涉及麻风病简史、细菌学、免疫学、症状、检查诊断及治疗,重点讲解康复医疗和麻风护理方面的知识。针对学员大多缺乏医学基础知识的现状,教学人员理论结合实践,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讲授课程和指导实践。学员们精神饱满,求知心切,听课认真,思维活跃,往往授课时间已过但学员们不愿离去,纷纷发言提问,教员认真解疑答惑或互相讨论直至理解明白为止,形成热烈互动的教学场面。除过上课和实习时间而外,学员们还有组织的开展麻风关爱服务活动,并将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于实践之中。通过24学时的理论学习和8学时的现场实习以及其它时间为麻风病人提供各种服务的实践,学员们对麻风病的认知水平大幅度提高,达到了预期的培训目的。(马家驹)
7-3 安康疗养院为麻风病患者提供药学服务措施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药师参与临床药物治疗,为病人提供药学服务,已成为临床药学发展的必然。安康疗养院是一所麻风病专科医院,所以在医疗安全、质量方面要求更高,为了实现“以病人为中心”的目的,推动合理用药,我们开展了为院外治疗监测病人提供药学服务的工作,一年多来受到临床及病人的好评,具体措施如下:
一、建立院外病人用药登记制度:在病人接受治疗时,首先建立监测治疗患者病历,详细记载病人年龄、性别、住址、联系电话、病情记录、诊断分型、用药情况,这一工作使我们对患者用药有了充分详细的了解,并为其提供药学服务做好准备,也临床医师的诊断治疗打好基础。
二、提供药学服务内容:1.向病人说明所带药物的适应症、用法、用量、重点交待用药时间;2.在药学服务过程中,尽量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予以讲解,使病人知道在什么时候、为什么使用、怎样使用这些药物来治疗疾病,如每月首次RFP加服600mg,B-663加服300mg;3.使病人明白坚持规则治疗的目的:向麻风患者讲明“联合化疗药物”的原理和治疗规律,如MB用RFP、B-663、DDS治疗,疗程24个月,每月自服药物不得少于20日,每年服药时间少于8个月者为治疗不规则;PB用RFP、DDS联治,疗程为6个月,每月不少于20日,中断3个月须重复6个月。告诉病人不能盲目停药,坚持规则治疗的 重要性和必要性,避免治疗失败;4.告诉病人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注意事项:向病人说明接受MDT的重要性、可行性和服药过程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如DDS所致“DDS综合症”、RFP所致“流感综合症”的临床表现,注意出现异常情况要随时道门诊复查,服用B-663出现的皮肤、粘膜红染、干燥等,应如何注意保护皮肤。另外还要定期复查肝功;5.对中西药联用的病人,应提醒他们的间隔服药时间:为避免中药与西药合用后发生不良反应,应提醒患者两药合用时最好间隔两个小时;6.向病人介绍药物的保存方法及向家属交待监督病人服药:对发出的药物一方面把好质量关,一方面向病人宣传、解释保存药物和按时规则服药的必要性。如铝塑包装的药物应防破受潮,药物必须放在阴凉干燥、小孩不易够着的安全地方。向家属交待监督服药,防止病人把药物一次吞服或漏服、不服的现象发生;7.向病人简要介绍防病知识,提醒病人在饮食、休息方面的注意事项:在咨询治疗服务中,我们不但介绍药物知识,还常向病人宣传预防疾病的小常识,使病人了解和懂得一些常见合并症是如何发生的,如何进行防治,在日常生活中运用这些知识和技能,防止继发性损害的发生或进一步加重。如神经损害,麻木容易发生烫伤、烧伤、溃疡等,应如何保护,注意休息,多饮水,进食低脂肪高热量、高蛋白和高维生素饮食,从而有效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和生产劳动技能;8.我们对病人还进行巡回上门检查,电话随访:通过回访指导用药,了解到家里服药病人无一人有副反应发生,取得了病人的信任,发挥了很好的作用。
药学服务为一个新的服务项目,在疗养院院开展时间不长,应继续努力探索,总结经验,提高服务质量。(陕西省安康疗养院)
7-3 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西畴县公安局积极为康复者办实事
为了响应党的号召,努力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积极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5月25日上午,西畴县公安局政委黄林、副局长高转槐、卫生局局长覃红梅和宣传部、广播电视局记者及麻防站站长等一行12人前往兴隆、和平麻风康复村免费为麻风病康复者及其家属办理身份证。
在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过程中,西畴县公安局得知县内康复村内60余人无身份证,而他们又是特殊的一弱势群体。公安局领导及干警入村逐户清查户口、照像、编码,不怕脏、不怕臭、顶着烈日、早出晚归,连续工作了两天,还承诺亲自把各位的身份证送到他们的手中。
兴隆、和平麻风康复村均建于1958年,收治患者150多人,经多年的治疗,治愈出村了大部分,现仅有无家可归的康复者41人、家属34人,共计75人。公安局党总支根据西畴县麻风病康复村的实际情况,为了便于康复者及家属外出打工赶集的方便,对麻风病康复者及其家属多年无居民身份证的情况开展了调查落实,除老弱病残及儿童45人外,公安局党总支免费为30人办理了居民身份证。公安局政委、卫生局局长分别与康复者做了交心谈心,讲解了党的法律法规知识及政策,真正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和创造性,树立全心全意为弱势群体服务的思想,使他们有信心和决心与病魔作斗争,争创早日康复回归社会,共同为致富奔小康。此次活动得到了广大康复者及家属的称赞,他们齐声感谢党和各位领导的关心、支持,有了身份证我们将要外出打工、学习、谋发展,到时候请各位干警到村内来坐客。(吴成富卢兴廷)
7-3 江苏省淮安市皮肤病防治院开展麻风新、复发病人复查工作
针对目前麻风病诊断中可能存在的误诊和分型不清等情况,江苏省淮安市皮肤病防治院决定抽出一定的人力对全市新、复发麻风病人进行全面复查。
麻风病“基本消灭”后,为确保防治工作的成果,淮安市的各级领导并未因此而放松警惕,全市的麻防工作人员甚至付出了比以前更多的心血,从麻风病的科普宣传到基层防治人员的培训、从现症病人的诊断、治疗到指导康复训练、从治愈病人的监测、随访到对社会上病人家庭的帮困等工作。然而个别县(区)的疫情时有反复,新(复)发病人仍会出现,为了排除认为因素导致的误诊,淮安市皮防院日前决定对全市所有新、复发病人的发现方式、临床诊断过程和查菌、病理、治疗情况等进行一次全面复查,对存在的疑点进行核实,最终对复查情况进行总结,可望取得预期的效果。(邵成明 葛恒康)
7-3 云南省文山汉达协会杨振美等到坝汪康复村进行畸残调查
2005年2月22-2 3日,文山汉达协会杨振美等一行五人到云南省广南县坝汪康复村对治愈畸残病员进行专题调研和随访。在近两天的工作中,共开展健康教育58人,随访畸残病员57人,手足溃疡护理15人,对畸残较重的1人进行畸残评估,发放价值2100元的溃疡防护鞋61双。
在具体工作过程中,针对每个病员的不同情况,畸残部位、畸残程度,如何预防畸残和控制畸残的升级,如何对畸残部位进行护理等现场进行示教,并广泛征求病员的意见,对畸残康复有些什么意见等多方面开展工作。对此畸残项目的实施,广大畸残者反映良好,并对汉达协会的爱心行动表示感谢!(徐光恒)
7-4 国际助残组织雅尼克先生到云南省广南坝汪康复村对新建房工程进行调研
2005年4月21日,国际助残组织中国南方项目经理雅尼克先生(比利时)在国际助残组织项目助理翻译陈志国、南宁项目办李平及云南省广南县皮防站徐光恒、刘志德的陪同下,深入坝汪康复村新建安居工程进行调研。
雅尼克先生在近3个小时的调研过程中,主要进行了新建房的设计、整体规划、施工质量及饮用水、公厕、卫生室、文化娱乐室等配套设施的调研。并走访村民,调查了解对新建房的使用价值、实用程度的满意情况,以及家庭生活中的困难、经济发展等。在调研过程中,雅尼克先生对部分建筑情况提出整改要求,对村民强调:“大家要自尊、自爱、消除自卑心理,团结协作,认真开展生产自救,相信在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下,我们康复村会一天比一天好!”最后,康复村全体康复者表示对国际助残组织给予援助的安居工程比较满意,在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下,将在今后的生活中克服困难,开展生产自救,在村内团结协作,在新村建设的基础上,完善村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和发展工作,为把康复村建设成为小康示范村和幸福村而努力,用实际行动来感谢国际友人和各级领导的关心和帮助。(刘志德)
7-4 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资助修缮广西博白县麻风村
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麻风村始建于1959年,房屋建筑为土砖瓦结构,由于年代已久,风侵雨蚀,有的成为危房,给病人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威胁,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2005年3月,经广西区皮研所积极引进对麻风村建设的外资项目,4月比利时达米恩基金会的官员前来考察评估,5月31日该基金会已下文接受了广西博白县麻风村修缮工程的方案和工程报价单,选择尖顶斜坡作为整个修缮工程的房顶模式。工程分三期进行,前期工程款已经到位,当地政府相应的配套资金也将到位,工程招标工作落实,工程的设计方和承包方都承诺了保证工程质量。近日内该修缮工程即将破土动工。(陈加强)
7-4 别开生面的欢送会
2005年6月2日,四川省绵阳市魏城麻风村欢歌笑语,喜气洋洋,原来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为麻风病人出院而举行的一场别开生面的欢送会。
2年前,因查非典查出绵阳市某市属事业单位职工阿波(化名)患麻风病,当即转入魏城麻风村保密隔离治疗,该病员住院期间,先后接受省、市、区及香港慈善机构慰问共7次,慰问金、慰问品、衣、被等共折合人民币800余元。入院后按世界卫生组织联合化疗多菌型方案规则治疗,2年来医护人员既治本病,又治心病,做到人文关怀,精心呵护。现参照世界卫生组织标准,该病员失去传染性,解除治疗,可参加社会一切活动。
麻风村全体干部职工,为了鼓励阿波珍爱生活,回归社会,重新走上工作岗位,特送一台抑菌型健康饮水机以作纪念,欢送会上该院领导语重心长的向他讲解了出院后注意事项。阿波感激的热泪盈眶,他说:“是党和政府还有医院全体职工给我了第二次生命,出院后我要勤奋工作,以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最后,阿波以“医技高超尽周全,身体康复谢党恩”的锦旗来感谢麻风村全体医护人员对他的关爱。(陆朝卫)
7-4 真情关怀
2005年6月4日,云南省洱源县卫生局副局长严云昌、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副主任李桂科等一行5人,到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麻风院)看望住院康复者,给他们送去了蚊帐、垫单、灭蝇灭蚊药物等。
洱源县山石屏疗养院于1953年成立,历来收住病人462人,现留院疗养78人,居住距县城60公里的大山深处。黑惠江边,生活环境较差,生活比较困难,他们至今还没有用过蚊帐,这里蚊子又多,夏秋季节遭受蚊子叮咬,不安入睡,影响身体健康。此举真情关怀,康复者们十分高兴。(李桂科)
7-4 广西博白县进行消除麻风行动
为了在短期内最大限度地尽快把潜伏在人群中的麻风病例发现出来,给予及时治疗,避免疫情和畸残的发生,不断巩固和扩大已取得防治成果,2005年5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博白县皮防院派出一支思想和业务技术素质好的专业队伍,选择历年发现麻风病人较多的高发区菱角镇所有村屯进行普查试点,在取得经验后再在全县范围内对近五年内、十年内新发现麻风病人的村屯进行检查和线索调查。
为保证消除麻风行动任务的完成,行动前,首先抓好培训工作,对全县33个乡镇卫生院防保组组长和村卫生所所长进行了麻风专业知识的培训和考试,使他们基本上掌握了麻风病的主要症状、体征和有关检查技能,初步掌握了麻风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及方法。其次加强宣传力度,大造舆论,在镇卫生院制作麻风防治知识宣传板报,发放麻风病线索条文,悬挂横幅,让群众知晓麻风病可疑线索,懂得开展消除麻风病的必要性,主动提供线索,支持配合配合该项行动,提高受检率。再次是从村委会取得村民各户名单,便于逐家逐户逐人检查,除去外出务工人员外,保证在家人员不漏检,确保较高的受检率。
这次普查试点历时15天,派出检查人员10人,检查了全镇11个行政村,共15650人,发现可疑病例3例,有待确诊。目前该院正在认真总结行动试点经验和不足,制定下一步行动方案,力争消除麻风行动扎扎实实,确有成效。(陈家强)
7-4 麻风村从根本上解决了看电视难的问题
对于云南省西畴县独田、和平两个麻风村的29户村民来说,6月22、24日是他们的大喜日子,因为在县麻防站的牵线搭桥下,西畴县广播电视局分别为他们安装了两台电视接收器,从根本上解决了他们看电视难的问题,让他们看上了清晰的电视节目,丰富了文化生活。
由于麻风村地处偏僻山区,交通信息闭塞,经济比较落后,群众生活较为困难,村民因没钱安装电视接收器而看不上电视,有电视机的只能用来看影碟和录像。许多六七十岁的村民还从来没看过电视。自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以来,县麻防站领导针对麻风村群众看电视难的问题,进行重点解决,经与县广播电视局联系并得到大力支持。2005年6月22、24日,在麻防站站长张美霜、办公室主任孙万荣的陪同下,广播电视局纪检组长田小雯带领工程技术人员为麻风村送区卫星电视接收器,并当即分头为乡亲们安装调试,手把手地教乡亲们如何使用。他们走到哪里,哪里就会被围的水泄不通。在村民陆兴恒家,经过安装调试,电视里出现了清晰的画面,一时间陆兴恒家屋子里挤满了前来看热闹的乡亲。已70高龄的畸残康复者韦美云泪眼婆娑地说:“在村里呆了一辈子,还不知道电视是个啥东西,今天总算见了世面,还是共产党好啊!”。至此,麻风村的电视收看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妥善解决。(孙万荣)
8-1 第四十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
人民日报北京7月12日讯 记者王淑军报道:今天上午,中国红十字会代表红十字国际委员会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第四十届南丁格尔奖颁奖大会。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国红十字会名誉会长胡锦涛出席大会,为5位中国获奖者颁发奖章,并向她们表示热烈的祝贺。
本届南丁格尔奖共有14个国家的39名护理工作者获奖。我国获奖的5位优秀护理工作者分别是:从事麻风病专科护理28年的山东省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住院部主任刘振华,在传染病护理一线工作40年的北京地坛医院社会服务部主任陈征,香港医院管理局九龙西联网、广华医院及东华三院黄大仙医院护理总经理冯玉娟,自愿赴藏工作、全身心为部队及民族地区群众服务的西藏军区总医院护理部主任万琪,长期在贫困地区工作的甘肃省定西市人民医院护理部主任王亚丽。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仪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向获奖者表示热烈的祝贺,向所有辛勤工作在人道救护服务领域的护理工作者、红十字工作者表示诚挚的慰问。吴仪指出,多年来,在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下,中国红十字会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人道主义救助工作,特别是在抗击非典、印度洋地震海啸救灾救助等工作中,迎难而上,积极行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赢得了良好的国际声誉。吴仪希望中国红十字会不断加强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政府助手的作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人类和平与进步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吴仪希望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继续关心和支持中国红十字会的工作,进一步推动中国红十字事业蓬勃发展。
中国红十字会会长彭珮云在会上指出,5位获奖者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发扬光大了南丁格尔救死扶伤、无私奉献的精神,不愧为护理工作者的楷模。希望广大护理工作者和红十字工作者学习她们的先进事迹,弘扬人道、博爱、奉献的红十字精神,不断提高专业水平和服务质量。
获奖者代表王亚丽、青年护士代表刘庚分别在会上发言。韩启德、黄孟复、张怀西和中央军委委员廖锡龙及有关方面负责人出席颁奖大会。
在1854年至1856年的克里米亚战争中,国际护理事业先驱、英国女护士南丁格尔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以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救助伤兵。1907年,国际红十字组织在第八届国际红十字大会上设立南丁格尔奖,作为授予各国优秀护理工作者的最高荣誉奖。我国自第二十九届首次参加评选以来,已有43名护理工作者获此殊荣。
8-1 -2
博爱之情感天地,奉献之路写人生——记第40届南丁格尔奖获得者刘振华先进事迹
人道之心——她深深爱上这个岗位
1977年夏,22岁的刘振华毕业于济南卫校,分配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从事麻风病防治工作。上班那天,闷闷不乐的她被老同志领到了远离市区的荒芜人烟的腊山脚下的麻风病房。而探视病房时,那一个个或肢体残缺、或眼球外露、面目丑陋的麻风病人,令她毛骨悚然;病人溃烂的肢体散发的恶丑味让她恶心、呕吐;更让她心悸的是病人那怪怪的眼神,疑惑、恐惧乃至敌意。一天下来,她仿佛瘫了一样,想到以后的日子,泪水潸潸而下。
几天后,振华初恋的男友得知她的工作,不仅不前来安慰、支持,竟不辞而别。这一感情的重击,几乎击倒这情窦初开的姑娘。
望着振华一天天消瘦的身子、憔悴的面容,家人为她着急,好心的朋友劝她离开这里,哪怕回家当赤脚医生也比在这里强。振华动摇了,犹豫了,想另辟新径。可与此同时,每天发生在身边的事,都令她感动,尤其是麻风病人的哭诉深深震颤了她的心弦。
按照医院老带新的规定,刘振华跟随王忠三。这位四十多岁的医大本科毕业的王大夫,不仅医术精湛,医德更令人钦佩。振华耳闻目睹王大夫与病人亲切交流,耐心治疗,每一次心灵都受到洗礼。几天后振华忍不住的问:“王大夫,您不害怕麻风病吗?不怕传染吗?”
王大夫坦诚地说:“说心里话,不怕传染是假的,但我们当医生、护士的就是救死扶伤,千方百计解除病人的痛苦,不仅传染病要积极靠前救治,战场上更要舍己救人。小刘,你知道麻风病人心里多痛苦吗?希望你多与他们聊聊天,一旦你理解了他们,你就什么都不怕了。”
遵照王大夫的指点,振华开始走近麻风病人,第一个向她吐出苦水的是平阴县农村来的张兴兰,这是一位70多岁的比较爱整洁的老妈妈。她28岁时丈夫病故,抛下三个年幼的儿子。为了把孩子拉扯大,她吃尽了千般苦,为了不让孩子受委屈,这位年轻的母亲独守空房,再没改嫁。待她为三个儿子娶了妻,安了家,自己却患了麻风病。可是自从她住进了麻风病院,三个儿子和媳妇谁也没来看她一眼。她想儿子都快想疯了,天天坐在门口盼望。护理人员担心她思虑成疾,让其回家看看,于是她回到最疼爱的小儿子家,儿媳不让进屋,端出一碗冷粥,让她喝光快走,她又含泪回到了病房。老人讲到最后哭的泣不成声。
振华通过这次与张妈妈的心灵碰撞,再也不害怕麻风病人了,开始走进他们的生活。经过与之亲切的交谈,她深深理解了这些患者,他们不仅忍受肉体的痛苦,更要忍受世人的厌弃,一个个风烛残年的老人,有家不能归,有儿不能见。这是一个多么可怜、多么需要关心的弱势群体啊!
经过这段心灵的洗礼,振华深深理解了伟大的人道之意,也逐渐爱上了这个岗位。于是振华每天早出晚归,乐呵呵地上班下班。母亲焦虑地说:“华呀,你前个对象就因为这个工作不要你了,你在麻风病院待下去,以后可怎么找婆家啊?”
振华坚定地说:“我从心里爱上这个工作,不会离开。如果今后找不到理解我工作的人,我终生不嫁!”接着,她把张兴兰等老人的遭遇讲给母亲听,讲到最后母亲也哭了,她拉着女儿的手说:“孩子,娘明白了,你做的是慈善事,娘支持你!”
由于传统的沿袭和对麻风病认知的片面性,多年来医护人员从头到脚都穿着隔离服。振华每天穿上这防护衣帽,不仅为病人打针换药不方便,而且总觉得把医护人员与病人的感情隔开了。什么时候能脱掉这身衣服呢?
1990年刘振华受命到广州参加全国麻风病防治培训班,听着来自英美等国专家的讲课,她豁然开朗,原来麻风病可治可愈不可怕。返回医院,她立即脱掉了这身防护服,赤手为一位老大爷换药,老人连躲带闪,怕自己把病传给刘护士,其他人员也劝她穿上防护服。振华一边换药一边把学到的最新知识告诉大家,于是在她的带领下,医护人员都脱去防护服,象普通病房一样,仅穿一层隔离衣,从此他们真正走进了麻风病人。
博爱之情——她是麻风病人最亲的人
由于麻风病人的特殊情况,对他们不仅是精心的医疗护理,耐心的生活护理,更重要的是心灵的呵护,情感关怀。刘振华全部做到了位,每个患者都说:“刘护士长比我们的亲人还亲近,比我们的儿女还孝顺。”
每天清晨查房,她先到重病号和身体残缺的老人病房,小心翼翼地为他们穿好衣裤、鞋袜,扎好腰带,然后整理床铺。如果有人病情减轻,她就给他们戴好帽子,系好鞋带,搀扶到门外让其呼吸新鲜空气。如果卧床不起的,她就先把他们扶到椅子上,整理完床铺再抱回来。每护理这样一个患者,娇小瘦弱的她都累得满头大汗,但她脚步不停,擦把汗继续做。有的年龄大的残疾患者,有时大小便失禁,常常把被褥弄得屎尿一片。振华总是先用温水洗净他们的身子,擦去被褥上的屎尿,将其撤下,再换上干净的神志清醒的老人常常眼含热泪说:“护士长,可难为你了,你比我们的儿女亲百倍啊!”
振华一边查房一边询问老人想吃点什么,并一一记下,自掏腰包想方设法从城里买回各种瓜果食品,从春夏的桃子、西瓜到秋冬的苹果、大枣和梨。这些时令水果老人们从没断过。她还亲自烹饪的排骨汤、鲫鱼汤、乌鸡汤等及牛奶类滋补品,重病号和年龄大的患者无人不享受过。为了能让一些病人尽快喝上鲫鱼汤,她把鲫鱼买回家养着,随用随做。
患者宋云起麻风反应严重,手脚红肿,卧床不起,脸上的麻风斑肿的像小红枣,样子吓人。为了让他吃下饭,振华从城里买回馄饨煮好,一勺勺喂他,并在家包好他喜欢吃的包子,用毛巾捂好,揣在怀里送来。在振华精心照料下,宋云起度过这一生死关头,逐步康复。
58岁的女病人赵世美,麻风溃疡感染导致骨髓炎,右小腿关节坏死。她来的时候脚脖子几乎烂掉,振华立即将她护送到省皮肤病防治所,医生为她截了肢,并安上假肢。从她住院起,她的丈夫和孩子无一人来过,都怕传染,陪伴她日夜的是振华。术后,振华天天调养她的饮食,把苹果削好一块块放进她的嘴里,在家熬好鸡汤用暖瓶装好送来。经过十几天治疗,赵世美又回到了济南麻风病院,如今她基本康复,生活基本自理。
类似这样的事例很多很多,患者们都说:“这么多年,刘护士长给我们买来多少好吃的,我们数不清,但只记得我们没缺过嘴,更记得都是她自己掏腰包,为此她省吃俭用。”
双目失明的83岁的张兆友,是这里的老患者,临终前抓住振华的手对周围人说:“护士长啊,这么多年你为我花的钱太多了……,可你,你竟没要一分钱,我……”话未说完咽了气。张老的遗言是那一个个安详故去的患者的心声。
在医疗护理上,为减轻麻风病人的痛苦,振华更是倾注了心血。有的患者出现麻风反应,全身皮疹,血管根本看不见,输液时振华从不戴手套,先用手摸准血管,再一针下去,药液缓缓滴入。同事和患者都为她健康担忧,劝她戴上手套,振华总是淡然一笑说:“戴上手套摸皮肤、找血管不如赤手方便,也就难保一针准,万一再来第二针患者不又疼一次吗?他们够痛苦的了,能减轻一点是一点。”
有的患者肢体溃烂严重,黄褐色脓液不断渗出体外,腥臭味熏人。振华每次为他们换药时,先用药棉一点点将之擦净,换上新药,细心包扎好。每换一次药,无论她还是患者,都想呕吐,但振华总是态度和蔼,笑容满面,常常未等药换完,患者的泪水已滴落在她双手上。
每天忙完这些,振华就抓紧点滴时间清洗病人换下的被罩、床单和衣裤,遇到屎尿渍迹处就得反复搓洗多遍。尤其到了严冬,双手浸泡在水里面又红又肿。夜深人静时,振华于灯下一针针拆补着病人穿过的棉裤、棉衣。拆洗后,振华再将之一针针缝好,提前放到老人床头。27年了,她年年如此,经常缝洗到半夜乃至黎明。
每逢佳节倍思亲,可节假日里,这些盼子女、盼亲人盼得望眼欲穿的病人们,却很少见到亲人的影子。深深理解病人内心痛楚的振华,年年春节都陪在患者身边,除夕之夜她与患者一起包饺子,吃年夜饭。初一清晨又一一为之拜年,送去最好的祝福,二十多年来她从未间断。
由节假日的陪伴,振华想到这些老人的生日。于是振华向院里建议,为麻风病人办生日,为麻风病老人祝寿。建议被采纳,从1992年起,院里每月都从紧张的经费中拨出200元,补贴病人。记得孤身一人的张元荣过生日时,望着忙里忙外的振华双泪长流,哽咽着说:“我活了60多岁,还是第一次过生日,谢谢刘护士长,谢谢医院大夫们!”
可以说,每个麻风病人都有一段痛苦的心理历程,能否走过这段人生的沼泽地,关键在心理护理。患者王某曾是农村小学教师,19岁时患麻风病,误诊长达二十多年,46岁时已手脚畸残,不能行走,不得不住进济南麻风病院。他无法接受这残酷的现实,从镜子中望着自己毛发脱落、眼睑外翻的怪样子,想一死了之。细心的振华发现他的情绪不正常就耐心劝慰,岂知他不但不听,还大吵大闹,根本不配合治疗。为了稳定他的情绪,振华请来他的爱人,腾出一间大房子让他们夫妇同居,以夫妻之爱慰籍他苦涩的心灵。与此同时,振华为他买来滋补品,并向他介绍防治麻风病的相关知识,让他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通过这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护理,王某终于走出心灵的泥潭,愉快地接受联合化疗,逐步康复。
类似这样的心理护理贯穿在每个患者的全程护理中,其中尤为感人的是临终关怀。无儿无女的张玉亭,在麻风病院生活了三十多年,由于振华她们悉心照料,尽管他双手双脚残缺,但生活的无忧无虑。可是他83岁那年秋天竟郁郁寡欢,细心的振华察觉后立即与老人拉家常,问有什么心事。早已把振华视为女儿的张玉婷,不遮不掩地说:“73、84,阎王不叫自己去,你知道我没什么亲人,就一个姐姐不知道她是不是还活着,我很想见她,临死前能见上一面,或是听听她的声音,也就满足了。”
振华先安慰好,老人,然后按张老提供的线索为其寻找亲人。在诺大的省城,寻找一个人如同大海里捞针,振华串街道、进社区,几天下来音讯皆无。为了满足老人心愿,她不放过任何一点线索,继续寻找,工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找到张老姐姐的女儿,得知这位张大妈还在,只是重病卧床。于是振华与其女儿商量,翌日上午10点让老姐俩通话。第二天上10点前,振华把自己的手机放在张老耳旁,等待亲人的呼唤,很快话筒传来一个虚弱的苍老妇人的声音:“你是玉亭吗?我是你多年没见面的姐姐……”
“姐姐、姐姐,我的亲人,我想你啊!……”张玉亭大声地呼喊着,浑浊的老泪串串滴下,在场的人与感动地热泪盈眶。或许是亲情的呼唤,张玉亭老人又快活地生活了半年,安然地走完人生。
患者临终前,振华都陪在身边。待其安详地闭上双目,振华则为之净身,穿上寿衣,在大家帮助下将之抬走、火化。这些送终之事本应是他们子女、亲人所为,但他们怕传染,大多数人不敢来,即使来了也远远地站着,害怕病人那最后一口秽气喷在身上。有的子女目睹振华所做的一切,感动的要给她跪下。振华将之扶起,轻轻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类似这样的事情有二十多次。
在振华为患者日复一日的护理中,几乎每天都有感人之事发生。她为腰腿疼患者买来充气床垫,为失眠老人买来保健用品……,冬天她为贫困患者买来保暖内衣,为老人备下电褥子。有时偏远农村来的患者没带生活用品,她默默买来毛巾、香皂、牙刷,甚至打火机。去年从农村来的女患者聂义兰,丈夫瘫痪,家境贫寒,振华一次就救助她500元。类似这样的事很多,限于篇幅,于此仅写平常事一件。
那是1999年,双目失明的80多岁的患者徐宗尧,由于长期卧床,肠蠕动很慢,几天没有大便,腹帐、腹痛得难受,危及生命。振华把老人抱到床边,为他灌肠,可是老人肛门括约肌松弛,干硬的粪便在里面堵着,药液进不去,顺着肛门流了出来。听着老人那有气无力的呻吟,振华的心象刀剜似的疼,她毅然用手去抠,把干硬的粪便一块块从肛门中抠出,然后再灌肠。由于老人肠内积物过多,药液刚刚灌进去,恶臭的粪便连同药液一同喷射出来,溅得正全神操作的振华满脸、满身。老人的腹帐、腹痛很快缓解,停止了呻吟,可在场的人望着那满脸满身粪便的振华怔住了,又很快劝她去冲洗。振华一边说着没关系一边扶着老人躺下,然后再去清洗自己。老人转危为安,这件事也广泛传开。时至今日,目睹此情此景的患者们说起时,仍泪光闪闪。
春去秋来,年复一年,刘振华就是这样用那博大无私的爱,托起一个个麻风病人几乎枯萎的生命。而那一个个从死亡线上过来的有了鲜活生命的麻风病人,更视振华为自己的守护神,一天看不到她的笑脸、听不到她的声音,就想得难受。
今年4月,振华胆囊炎急性发作住进医院,经检查还患有急性阑尾炎,做了手术。躺在病床上的振华惦记着病人,病人们更思念着她,见她一天没来上班,患者们都慌了,经打听方知道护士长住了院。几个七老八十的患者当下就哭起来,被陈启连等患者劝住,他说:“哭有什么用?咱们得买营养品去看护士长,给她安慰。”说着掏出50元钱,其他患者纷纷解囊,有的三五元,有的十几元。钱有了,可是病残的他们既不能出去买东西,更去不了医院。于是陈启连代表大家把钱交给年轻的护士李娟,含着热泪说:“刘护士长都是照顾我们累病的,我们心疼啊!大家想去看她,可你看我们,聋的聋、瞎的瞎,缺胳膊少腿,样子丑陋,怎么去医院?也去不了医院。烦李姑娘把钱给护士长,这是我们大家的一点心意。”
李娟眼睛湿润了,急忙把钱退回,急切地说:“大家的心意我一定带到,这钱一分都不能拿,护士长知道非气坏不可。”一听护士长生气,患者们不争辩了,一个个泪眼相视,默默回到病房。
爱是互动的,情是交流的。在振华春雨润物般的爱抚下,她的情早已与患者的情交融在一起。80岁的老患者王长青,双耳失聪几十年,与人交流全靠手语。可是笔者调查时,他乐呵呵地用手比划了半天。旁边患者告诉我,他虽然听不见,但刘护士长轻轻说一句话,哪怕一个字,他也听得清清楚楚。大家都说,他和振华交谈从不用手势,与常人一样。笔者大惑不解,这大概就是爱的力量吧!
奉献之举——27年的拼搏路
济南市麻风病防治病房已有近80年历史,病房和宿舍都建在远离市区的西郊腊山脚下。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这里一片荒凉,没有公路可走,没有自来水可用,即使用电也是十天就有八天停。即使今天,市内的电话尚未发展到这里。从宿舍去病房,要经过一片坟茔地、一条小河和一个泄洪沟。夏季雨天,要涉水经过;冬天大雪覆盖,难辨沟沟坎坎,稍不注意就滑进沟里。
除这艰苦条件外,最让医护人员委屈的是世俗的偏见和歧视。他们去给患者采购米面,听说是麻风病院的,卖者胡乱称完让他们装口袋,自己躲之远远,生怕他们把“恶魔”带来。 他们搭乘某单位班车,听说是麻风病院的,他们座位周围无人去坐,说他们身上有麻风味。为此,他们不敢向外界讲自己的职业。
这样的环境,这样的条件,别说做什么,在这里生活几天也不容易,可是刘振华于此度过27个春秋,每天都在拼搏着、奉献着。
振华对病人付出的真情,感动着周围的人,也感动了塑料四厂的孟繁茂,小伙子不仅理解振华的工作,更从心里爱上她,1980年他俩喜结良缘。婚后的小家就安在腊山脚下的宿舍,这样从单身到婚后,振华于此生活了17年。每天她早早来到病房,常常踏着星光回去。遇到狂风暴雨天气,途中的她脱去外衣,裹好被病人买的东西,顶风冒雨赶到病房,她淋成了落汤鸡,可怀里的东西滴水未湿。而夜晚,无论何时,只要病房有情况,她随叫随到。那年的冬夜,她往病房跑,天黑风大,心里发怵的她一脚踩空跌倒在地上,尾椎受伤,疼得她大汗淋漓,但一想到那亟待抢救的病人,她咬着牙从地上爬起,一瘸一拐地来到病人身边。
1994年振华的家搬进城里,为与病人联系方便,以后她自费买来手机,放在病愈的患者处,一有情况随时向她汇报。这样无论何时,只要她接到病房的电话,立即打车前往。近两年家中经济情况好转,买了车,经常是丈夫开车陪着她去。那是七、八年前的一个深夜,振华接到病房电话,告知一个患者病情恶化。而此日,丈夫外出不在家,振华只身一人打车赶往医院。行至腊山附近,几乎没有人家,漆黑的夜晚又笼罩一层神秘恐怖的气氛。出租车司机停下不走了,心急如火的振华问他为啥不走,是否嫌钱少。司机说:“这是什么地方?给多少钱我也不走!”
振华着急地说:“我是皮肤病医院的护士,前来抢救病人,我一个女人都不怕,你一个大男人怕什么?告诉你,晚了,病人就有生命危险!”
或许这一席话打动了司机,他把振华送到病房附近,接过车费掉头就跑了,这样的事经常发生。一年365天,振华无一天休息,27年9700多个日夜,她全身心地扑在麻风病防治上。
为医治护理好麻风病人,振华刻苦钻研,精益求精。病人的慢性消耗性溃疡面很难愈合,一直是麻风病康复医疗的难点。喜欢挑战的振华,上岗不久就用零零散散的时间攻关,可这一难题涉及到临床、药理等多方面知识,她仅学过护理专业,但她不懂就问,不会就学,查阅了大量资料。借鉴其他疾病的防治方法,向防治糖尿病的专家请教,从中学到治疗糖尿病人溃疡的药方。然后,她根据麻风病的治疗,进行调整,并把调好的药先敷在自己身上,看反应如何。待安然无恙,她先给一位轻度患者敷上,奇迹出现了,这位患者的溃疡面开始慢慢愈合。喜出望外的振华立即向院里汇报,经过相关医务人员研究可行,于是临床采用,其疗效比原药提高一倍多。这种由振华发明、医院自治的外敷药已应用10年,治愈一个又一个患者,保全了他们的肢体。治愈好的病人感慨地说:“这是振华姑娘为我们找来的仙药。”
护理对麻风病人至关重要,尤其是“手脚眼”的护理。有的麻风病人双手溃烂,有的缺少手指,乃至十指一个不存。为使他们拿东西时,溃烂残缺的双手不被感染,不被烫着、刮着,振华把他们所有用品的手握处用消毒的纱布缠好,及时撤换。有的病人吸烟,她也把打火机缠好,挂在病人的脖子上。有些病人眼睛失去了知觉,即使蚊虫叮咬那翻露的眼球也毫无察觉,往往造成新的感染。为保护他们的眼睛,振华用消毒好的纱布做成眼罩,给他们戴上,既防蚊虫也免去灰尘的落入。
在这些护理中,最不容易的是患者足部护理。有的前脚掌烂掉,仅剩足跟,有的脚歪向一边,还有的足底外翻。他们天天走来走去,不仅溃烂部分难以愈合,即使愈合了也被硬邦邦的鞋磨破。为此振华决定做适合于他们的鞋。她来到附近的汽车轮胎厂,买来柔软的胶皮,按病人残足划好样子,带回家里,用家中的棉花、布头连同这皮子一起缝好,并在每双鞋口结实地缝上两条带子,绑在病人腿上,以防脱落。这一双双制好的样式各异的鞋穿在病人的脚上,柔软舒服。
在麻风病人的护理中,年龄大的患者很多患有高血压、糖尿病、肝硬化、肺心病及冠心病等慢性病。可这些又非皮肤病院所能医治的,为此,振华她们与其他综合医院联手救治,而其中又有多少酸甜苦辣。
今年3月,平阴农村来的病人刘泰龙,全身红斑、水肿、发烧,尿呈酱色,肝脾肿大,振华将他送到市传染病院。刘泰龙的爱人害怕传染,不敢进屋陪护,这护理的担子就落在振华的肩上,她与科室人员昼夜陪护一周,刘泰龙得以病愈又回到麻风院。
2002年春节前夕,60多岁的李文堂肝硬化浮水,振华她们也是几番周折将之送入传染病院。从腊月二十八到正月初八这十天中,振华天天陪护。为让李文堂感受到春节的快乐,初五那天早上,振华按照习俗包好饺子送来。在振华精心护理下,李文堂也病愈出院。
类似这样的病症,振华她们治愈了五、六例,将他们一一从死神手里夺回。如今他们都已康复,李文堂还成了病房的护工。
善于思考的刘振华,将这些临床经验不断总结,上升到理论认识,写出20多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发表在国家和省市的医学杂志上。这些科研成果不仅得到专家们的好评,而且对临床实践发挥了重要作用。经过多年拼搏,振华在麻风病防治与护理上探索出一条“以情感支持为主、人性化综合管理”的新路子。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在振华这27年的拼搏路上,她为麻风病人的康复、为人类的文明所付出的奉献,难以用笔墨表达,于此仅选取她生活中的两件往事,以领略她那奉献的人生。
1981年她可爱的女儿诞生了,夫妻俩喜中有忧,这样的工作环境无法给孩子哺乳。产后的振华望着粉嘟嘟的张着小嘴寻找乳头的孩子,泪水就如断了线的珠子滚落下来;可一想到那缺胳膊少腿的痛苦呻吟的麻风病人,又一阵心痛。她心中的天平经过这样痛苦的左摆右摇,很快倾斜给病人,为了病人的护理,她给女儿断了奶。女儿生下后没吃一口母乳,她满月上班后把女儿送给乡下的母亲抚养。没有吃母乳的孩子天生体弱,经常有病,全由母亲抱着去村卫生所治疗。看着操劳的老母和瘦弱啼哭的女儿,她心痛得像有人在揪,但为了病人,她忍痛亏欠亲情,毅然坚守岗位。
振华拼搏的脚步太急了!不仅皱纹过早地爬在她年青的脸上,而且高血压、冠心病、胆囊炎这些病一个个接踵而来。院领导考虑她的身体,1996年医院新门诊大楼一落成,就决定将她调回。然而此信息被麻风病人所闻,病房几乎开了锅,所有病人凑在一起,联名写信,向院领导请求,把刘振华护士长留下来,他们离不开她啊!能握笔的患者在信尾歪歪斜斜签上自己名字,没有手的就用残肢末端按个印。
这封特殊的信摆在院长办公桌上,院长为难了,把刘振华叫来。振华读着患者那一句句满含深情的心语,手颤抖了,泪水打湿了信纸。她坚定地说:“我留下来,我要用毕生精力为麻风病人服务。”
振华留了下来,依旧天天往返于那条小路上,只是背包里多了几瓶药,这些心脑血管病的急救药,感觉不好时就吃几片。振华平时积极参加红十字会组织的各项活动,包括义诊、“5.8纪念日活动宣传,为残疾人捐款”等人道活动。
她把全部的爱心与智慧献给了麻风病人,献给了卫生事业。她是人民最可爱的女儿。人民关爱她,党和政府支持她。她被评为济南市劳动模范、省、市“廉洁行医树新风”活动标兵、济南市十大杰出职工、十佳文明市民、山东省红十字会博爱勋章,还荣获“马海德基金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在济南市皮肤病防治院的墙上,挂有一面锦旗,上面写着“白衣天使之楷模,不是亲人胜亲人”。这是病人对刘振华的最高评价。
8-4 广东省韶关市开展消除麻风病特别行动
6月初,广东省韶关市卫生局针对南雄市今年1至4月又新发现2例麻风病现症病人,及目前该市麻风病患病率全省排第2位的严峻形势,决定在该市开展消除麻风病特别行动。通过对南雄市专业医务人员进行培训,并对社会人群进行科学知识宣传“麻风病可防、可治、不可怕”,对疫点进行调查,加强对现症病例家庭接触者和邻居家庭的监测,以早期发现麻风病人,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和减少患病率,达到基本消灭麻风病的目标。
另讯:6月8-1 0日,广东汉达康福协会派出8名义工专门前往韶关市麻风病院,为该院的广大麻风病休养员免费送来假肢1副、校正器1台及维修假肢5副,并带来防护鞋、裤子等一批衣物,价值4000多元。恰值端午节前夕,义工们还买来糯米、猪肉、粽叶等与麻风病休养员一起饶有兴致地包粽子吃。此举受到了休养员们的欢迎。(王阳庆)
8-4 广西防城港市防城区皮防院党支部深入边关为群众献爱心
结合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2005年6月7日,广西自治区防城港市防城区皮防院党支部组织全体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深入边关峒中镇开展先进性教育“转变作风,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为边关峒中镇坤闵村小学师生开展义诊活动,当天共义诊136人,并免费为患者发放部分治疗药品。
支部全体党员看到坤闵村卫生所设备简陋,大家纷纷出资,共筹资600元给村卫生所增置血压计、治疗床等一批必需的卫生器械和药品。支部经研究后还向该卫生所承诺把该卫生所作为扶持挂钩点,定期派出业务技术骨干到该卫生所进行技术支持,以提高该卫生所村医生的诊疗水平,缓解该村及周边群众就医困难的问题。(冯华荣)
8-4 国际及香港扶轮社专家组到独田麻风村调研
为了解新形势下麻风病康复护理工作实施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供制定科学防治策略的依据,2005年6月5日,由广东汉达康福协会秘书长陈志强、国际扶轮社及香港扶轮社尼克医生、戴维医生等组成的专家组一行8人在文山州皮防所麻性科科长余秀锋和广东汉达康福协会驻文山办事处负责人杨振美的陪同下到独田麻风村,对我县麻风病人康复护理工作进行调研。
专家组主要了解麻风流行情况、麻风防治机构和人员配备、近几年麻防情况和经费情况、麻风村现状、麻风村现症病人及残老病人情况、当前麻防工作急需解决的问题等,针对目前康复护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交流讨论了怎样做好麻风病人的康复护理、怎样做好自我护理和怎样提高康复者消灭溃疡、减少畸残的信心。
专家组在调研过程中加入康复护理辅导和体验式学习,采用参与式的方法,把一些参与式实践工具的应用传授给防治工作者,并以示范的方式让参与者积极发挥作用,结合心理康复、经济康复、社会康复和麻风村的发展工作,充分表达各自的意见和建议,探索出一套新的康复护理执行方案,实现康复护理工作理念和工作方式的改变以及康复者意识的提高,致力于在不久的将来实现消灭“溃疡”的目标。(孙万荣)